第(1/3)页 里面都是三厂的出货进货记录。 多少布料,出货多少衣裳,都记录得清清楚楚。 谢昭又是个中好手,打开,翻了几页,仔仔细细的看了看。 几分钟后,他就发现问题了。 “怎么进货布料和销售数量对不上?” 谢昭眉头挑了挑。 他又往后翻了翻。 果然。 进货的布料数量都是一定的,可销售衣裳的数量却多了不少。 要是按照账本上这么来算,仓库里布料对不上号。 说的直白些。 打个比方,就是进货的布料能够做一百件衣裳,可是再看账本,销售出去了一百二十件,可这二十件的销售金额,也无端从账本上凭空消失了。 换句话说,有人拿着三厂的名头,卖了衣裳,而将这些钱全部装进了自己的腰包。 谢昭是个聪明人。 而且,对方都说明了,这是投名状,关于陈启明的。 他将手里的账本合上,抬头看向李本国,问道:“偷偷卖衣裳的是陈启明?” 李本国点头。 “是田高照说的。” 李本国顿了一下,道:“他进了局子,之前三厂的老人去看他,他提了这事儿,说是让他们拿着账本来找你,他没了,三厂不能没,他犯的错,他担着,三厂的工人们还要吃饭,让您高抬贵手,给口饭吃。” 李本国和田高照以前打过照面。 这人虽说求功利,但是也实打实的是有本事。 早些年,江城制衣厂只有一厂二厂,田高照那是完完全全凭借自己的本事,将三厂编入编制的。 那些老人们都愿意跟着他,也一度辉煌过,风光无二。 李本国打心眼儿里对他是有几分佩服的。 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才愿意接受委托,来帮着在谢昭的面前说上几句话。 不过至于能不能成,那就不是自己的事儿了。 谢昭听完,没吭声,将账本合上,放在一旁。 “我会好好考虑的。” 谢昭道。 “不过,做生意,以利为本。” 他道:“二厂三厂的情况比较复杂,再过些天我就要开学,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折腾,一厂的情况你也知道,我不想再来一遍。” 李本国点头。 “你回去和他们说,我需要看到诚意,我是来给他们一份工作的,不是求着收拾烂摊子的,明白吗?” 李本国心里一喜。 谢昭这人,极少说没把握的话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