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五章 炫耀是防不胜防的-《医路坦途》
第(2/3)页
手术开始,虽然王主任挂着主刀的名字,但主刀的位置上是张凡。
西北的医疗总体来说还是有点落后,尤其是在移植方面,张凡这边做的很快。
入腹手术开始进入关键阶段,病肝的游离。
这是肝移植最基础也最考验耐心和基本功的环节,需要将病肝从周围粘连的组织、血管和韧带中小心翼翼地分离出来,既要彻底游离以保证完整切除,又要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的血管(如门静脉、下腔静脉)和胆管。
张凡手底下的功夫就不用说了。
他一边操作,一边低声讲解:“肝硬化晚期,门脉高压,周围侧支循环丰富,粘连会很重。
游离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小血管,电凝要彻底,但功率不能太大,避免热损伤深部组织……”
王主任在一旁配合。
“这种粘连,像蜘蛛网,看着乱,其实有层次。
先处理韧带附着点,再处理血管鞘膜。
李医生,吸引器头别太靠近肝包膜,贴着膈肌面走,那里渗血点少,视野干净了再处理肝门区。”
张凡几乎是从最小的方面开始讲解,这是罕见的,在茶素医院的手术台上,张凡几乎不说话,甚至讨厌别人说话。
但在这里,他不得不说。
病肝的韧带和周围粘连被一点点剥离,这种剥离大概像什么呢?
大概就像是把生鸡蛋的蛋壳下的白膜给摘下来,还要保持鸡蛋完整性吧,虽然不是很严谨,但多少能体现一个难度。
到了处理肝门的关键步骤——游离肝动脉、门静脉和胆总管。
张凡用直角钳分离肝动脉鞘,肝动脉在肝硬化时往往变得纤细、扭曲、壁薄,极易损伤。
“这里直角钳的尖端可以再钝性分离一点,不用急着进鞘。用钳尖‘推’开周围淋巴脂肪组织,而不是‘撕’开。
看到动脉搏动点了吗?从搏动最明显、血管相对‘健康’的那一段开始打开鞘膜。盐水纱布准备好,王老师打开鞘膜后,轻轻蘸一下,别擦,就蘸。”
张凡的速度很快,但说的这些都是影响手术的关键节点。
别小看了这一些点点滴滴的,每一个小点滴你慢几分钟,一台手术下来,你就能慢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。
这种手术速度越快,肝脏恢复得越好。前期工作尤其不能出乱子。
就像是你和一个有点意思的姑娘,一边交换口水的时候,一边动作千万要轻,还要准。
不然就出麻烦,本来口水换的不错,对方也柔软下来了,结果人家的扣子在前面,你在背后拼命的找,指头都找的变成麻花了,就差上嘴把袋子咬断了。
结果,人家姑娘忽然觉得不合适了,站起来一个耳光,转身拉着衣服拉链走人了。
病肝终于被完全游离,只剩下肝动脉、门静脉、肝下下腔静脉和肝上下腔静脉与身体相连。接下来是病肝的切除和供肝的植入,这是手术的核心高潮。
“准备断血管!”张凡沉声道。麻醉师立刻开始控制性降压,减少血管离断时的出血。
“肝上下腔静脉,阻断钳!”
“肝下下腔静脉,阻断钳!”
“门静脉,阻断钳!”
“肝动脉,阻断钳!”
四把无损伤血管钳就像是四双手死死的捏住对方的内衣口子一样,病肝的血供被完全切断。
“离断!”手起刀落,病肝被完整取下,迅速放入无菌盆中,创面立刻有大量渗血。
硬化的脂肪肝就像是紫色蛋糕上面撒了一把水泥粉一样,灰灰暗暗的,就像是一坨散发着怪味的大理石一样。
“吸引器跟上!温盐水纱布压迫!”巡回护士立刻递上温热的湿纱布。
张凡的声音再次响起,语速略快,但依然清晰:“压迫位置要准,肝后下腔静脉窝和膈肌脚是出血‘重灾区’。李医生,你压膈肌脚这边,用纱布卷成卷,垂直压下去,用点力!吸引器别停,吸干净术野!王老师,检查门静脉残端和肝上下腔静脉残端,修剪平整,准备吻合!”
供肝被小心翼翼地放入腹腔,这个时候肝脏并不是耀眼的紫色,而是微微有点发白,有点萎缩。
就像是一朵马上要凋谢的花朵一样。
开始进行血管吻合。
这种顺序是从里到外,从难到易。
5-0 Prolene缝线进行连续缝合,针尖在脆弱的血管壁上穿梭。
“进针角度要垂直一点,这样血管壁内翻更好,外翻容易形成血栓。
针距保持均匀,大约1.5mm。
张力要适中,太紧会撕裂,太松会漏血。拉线时,助手配合,用镊子轻轻‘送’一下血管壁,别硬拽。
门静脉压力高,吻合要更严密。连续缝合,收线时稍微紧一点。开放前,让麻醉师准备好,可能会有短暂的血流动力学波动。”
一场手术做的张凡嘴都麻木了。
需要提点的地方太多了,这就是西北医疗的弊端。
有些手术做的太少了,这也是一些小国医疗的弊端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