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明若楠撇嘴笑道:“那就好说了嘛!这样郑大人,你约上守将去喝茶,正好错过株洲来使。” “明少主说得轻巧!”郑文山一激动,又站了起来。 明若楠摆摆手:“郑大人莫急,听在下说完嘛!” 蔺心蕊晃了晃相公的衣袖:“相公你冷静听她讲完。” 郑文山看着娘子叹了口气,只得无奈再次坐下。 “你看,我是这么想的,等到株洲我们攻下后,郑大人为了城中百姓的福祉,主动投诚,到时候大人,便是体恤百姓的父母官,也是太子殿下继位的功臣之一。” “明少主是让我谋逆?我郑文山岂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!” “啧,您这话就难听了。”明若楠掰出手指头,“您看,我是这么想的,一旦您不肯开城门,那八十万大军到时候打株洲,吃住都在您这儿。您想想,伺候他们,多麻烦啊!您让江阴或着淮阴郡的去伺候他们呗。这两个地方,财大气粗,不差这点儿银子,您说是吧?” 郑文山想反驳,可想了半晌,也没想出什么词来。 “你们三十万大军来了,我就不用伺候了?” “嗐,我们干粮都自个儿带着,而且我们届时定以株洲为大后方。这是元靖拟的军纪,我带来了。您看看?” 明若楠说着将一卷羊皮递给郑文山。 只见其上列了三十六条,仅看了头两条,郑文山心里便有些摇摆了。 其中写明,行军途中,若践踏百姓庄稼,必军法处置。抢掠百姓之物,必军法处置…… 郑文山皱眉,看了眼已经有六个月身孕的夫人,一时竟不知自己的坚持是对是错。 “我……容我考虑片刻……” 明若楠叹了口气,有些无奈:“大人怕是没时间考虑了。若我没听错,快马已到府门外的大街了。” 第(3/3)页